河南省委省政府近日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要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郑州洞林湖·新田城建设首创的“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群众参与,专家顾问”的“洞林湖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独辟蹊径自成一体,堪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典范。
去年10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把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位于郑州西南洞林湖区域的洞林湖·新田城建设首创的“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群众参与,专家顾问”的“洞林湖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独辟蹊径自成一体,堪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和典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断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镇化。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当今河南风起云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无疑具有标本和样板的意义。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郑州都市区无疑担负起了“挑大梁,走前头”的重任,实现新型城镇化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郑州在河南责无旁贷地成为桥头堡和先行者。作为该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路者和先行者,洞林湖·新田城在政府主导下通过企业运营、引进社会资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产城统筹发展的成功实践;通过专家顾问,引入国际化先进、前瞻的规划理念,以城市运营的高度,节约集约土地资源,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座复合型田园城市,实现生态宜居、和谐发展;通过产业引进,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环球品牌商业,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程优质教育产业,健康养老产业,休闲度假旅游产业,生态宜居地产等6大业态,实现产城互动产城融合。
因地制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迫在眉睫
洞林湖·新田城项目位于荥阳市贾峪镇洞林湖周边,包括洞林寺村、鹿村、郭岗村、邢村、周垌等5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东至西南绕城高速公路,南与新密市的白寨相望,西临贾峪镇的北沟行政村,北至须刘公路,项目区东距省会郑州市二七区10公里,西距新郑国际机场40公里,北距荥阳市20公里,南距新密市25公里。
在洞林湖区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前,该区域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基本属于“靠天吃饭”。长期来由于当地地形复杂、交通设施落后,加上该地区地形地貌以沟壑丘陵坡地为主,耕地较为零散,洞林湖周边农民祖祖辈辈处于“土地不多人人种,丰产不丰收”的生活状态,经济状况非常差。洞林寺村五组的张留锁家很典型,4口人住在一间低矮的土房和一处残破的窑洞里,老人年岁已高几乎失明并卧病在床,大儿子智力有缺陷,快50了还没成家,小儿子30多岁不务正业,媳妇在外面打工跟人跑了,留下两个孩子一个五六岁一个三四岁,一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在洞林寺五组像这样的人家为数不少,他们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早已失修,许多家窗户上没有玻璃,屋顶漏雨。尤其到了夏天汛期,丘陵山地雨水来势凶猛,一些危房随时可能倒塌,这时村干部便会蹚着积水四处巡视,一一查看各户,随时提醒注意。
“老早就想盖新房,我们做梦都想住上城里人的房子,可就是没钱啊。”当地村民一直有这样的强烈心声。但在该区域改造前,由于长期的积贫积困,在物质生活贫困的同时也导致当地村民精神文化的贫瘠,思想观念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懒散闲适等根深蒂固的传统积弊和陈规陋习随处可见。
从2006年开始,在荥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贾峪镇开始了一场浩大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索。该镇创新思维,充分利用洞林湖地区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通过合村并点,引进社会资本进行开发建设,联合新田公司创造性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出了“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群众参与、专家顾问”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新田公司先后聘请了曾参与设计上海崇明岛生态城的英国奥雅纳公司作为项目顾问,同时参考天津中新生态城的设计理念,学习堪培拉、新加坡等国际城市的布局经验。还先后聘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河南农业大学、北京绿维奇景观设计公司、上海奇皇建设咨询公司等21家单位,因地制宜对洞林湖区域深厚的人文资源和山水资源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洞林湖·新田城的总体规划设计则选定法国SLF建筑设计事务所、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核工业第五设计院、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公司等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担纲。还多次聘请国内、省内知名专家直接参与项目的规划指导,引入专家论证长效机制。清华大学教授张翼、人民大学教授郭国庆、河南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河南省发改委经研所所长、省政府参事郑泰森、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李晓峰、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魏成龙等都先后到洞林湖区域5个新型农村社区和洞林湖?新田城项目现场调研指导,为项目发展建言献策会诊把脉。
旧屋换新房 新型社区中农民媲美市民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新田公司坚持先安置再拆迁,切实保障并提高当地农民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经过数年集中建设,先后投入数亿元,新田公司目前已把14个自然村近20万平方米的破旧村落集中改造为5个具有城市特色的可媲美市区商品房小区的近40万平方米的新型社区。
5村新型社区建设于2007年12月29日开始挖土奠基,按照城市住宅小区的高标准,分别设计了55、65、85、105、125、145平方米的6种户型供村民选择。在建设标准上,新型社区总体质量堪比城市的多层商品房住宅,每套房屋都进行了精装修,开灯灯亮,接水水通,并免费配备了价值1000多元的太阳能热水器和价值500多元的燃气灶具,村民只需购置基本生活用品和家用电器、家具等即可入住。2009年10月19日,洞林湖新农村建设乔迁仪式在郭岗新村举行,2010年12月11日,荥阳市贾峪镇“五村联建”最后一个新村洞林乔迁,5村群众目前均已搬进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窗明净几的新村。搬进新居的农户配套设施现代,实现户户通光纤,家家装有太阳能,出门路灯高照,跨步就可在休闲广场健身锻炼。
据洞林寺村村主任张德岭介绍,该村村民户均人口4人,人均拥有新房70至75平方米,按户均每套房屋面积105平方米计算,洞林寺村户均拥有3套新房,户均资产数十万元。随着洞林湖·新田城的开发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多种产业的兴起,名校的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村民的房屋价值将成倍至数倍增长,出租的租金回报非常丰厚。如果政策允许村民的新房能办理产权证并上市交易,则当地村民户户都将拥有百万甚至更多的资产。
就业不离乡 新产业让农民安居乐业
洞林湖区域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时首先积极搭建就业平台,保证农民就业。洞林湖·新田城以国际的、超前的和未来的眼光,规划引进了6大产业:生态人居,环球商业,医疗养生,精英教育,都市农业,休闲度假,让农民就业就在门口,不仅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还实现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为使“失地”农民拥有致富本领,加速农村劳动力有组织地转移,新田公司列出专项资金,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针对18至35周岁失地农民免费实行“订单式”培训,几年来共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针对50、60后留守妇女和技术水平较低的剩余劳动力,洞林湖·新田城还提供了环卫、保洁、路政等诸多就业岗位,至今共安置农民就业800余人;洞林湖·新田城同时还要求用工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失地农民,目前已经吸纳当地村民400余人为农业管理员和新村物业管理人员,每人每月平均工资800元以上。目前当地已形成国家、区域和企业多层次、较高质量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洞林湖·新田城在对洞林湖区域的基础设施进行城市化建设中,按照整体规划,以城市道路、污水处理、清洁能源等生活设施标准,完善乡村基础建设。其中投资1亿多元修建了全长9公里、宽38米,路两侧附有景观绿化带、双向4车道的新田大道,直接对接中原路,与郑州交通体系融为一体,距离郑州仅10分钟车程。道路沿线还建有田园风格的候车亭6处,并拟开通城市公共交通车辆,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出行的需要。2010年初新田大道竣工后很快就成了一条重要的交通动脉,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田大道竣工以来,新田公司不断投入资金对新田大道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和景观进行维护,确保该道路呈现设计之初的线型公园般的规划,使该道路在满足交通出行功能的同时,还更高层次地为城市驾乘者提供了新鲜的驾驶乐趣,吸引他们来享受田园风情。
社区活动多 文化大院让农民乐得其所
在洞林湖区域五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新村建设景观化,还实现了基础设施城市化。按照整体规划,以城市道路、污水处理、清洁能源等生活设施标准,完善乡村基础建设,让农民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如今的洞林湖区域5个新型农村社区,道路硬化,环境绿化,照明亮化,卫生净化,共安装太阳能灯352盏,建设了7个地坑式垃圾中转站,安装了600个垃圾箱,配置了5辆垃圾清运车,垃圾清运及时率达到百分之百。配套设施现代化,在示范区5个行政村,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终端用户3000户,并实现户户可上互联网。新村平均配套建有400平方米的村卫生服务中心,10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内部配备图书室、多媒体室)、4000平方米的社区商业街、3000平方米的幼儿园及娱乐设施,5个新村以前散居各组的村民如今就地可享受完善的便捷服务。
农民高兴地说,土地流转收益倍增,房屋置换搬进新房,坐地享受城市生活,如同坐上电梯直跨20年;目前是家家财产收入激增,就业有保障工作不离家,农民变市民变工人变股民,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逢年过节新田公司还送来礼品和慰问品,特困户和急需救助者有新田基金做保障。如今的洞林湖区域五村放眼望去,村民安居乐业,其乐融融,不仅居住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大改观。过去的小偷小摸销声匿迹了,争吵纠纷不见了,邻里管理和睦融洽了,文化气氛浓郁了,村民们学习文化、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高涨了,不良卫生习惯改变了,衣着面貌大变了,就连娶不上媳妇的老光棍家也是说媒者盈门了。
结 语
洞林湖区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种独特的“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群众参与、专家顾问”建设模式,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是当之无愧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探路者”。它不仅实现了投资企业自身的长足发展,而且带动当地农民共同发展,真正实现了农民、政府、消费者、投资者、运营商五方共赢。它创建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通过实践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经济,达到城乡融合,有效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最终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和谐发展,让农民满意。
上述经验表明,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不是简单把农民从农村户口改变为城市户口,把城乡一体化仅停在农民身份的转变上,而是促进城乡间的相互渗透,将城市的就业、培训、保障、救助、教育等政策和制度延伸到了农村,吸引城市居民到洞林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区从事经营,将城市理念、城市文明、城市新风带到农村;另一方面,农民出租房屋后,到城里居住,体验城市生活规则,培养市民意识,最终融入城市生活。这种双向互动,更直观生动地促进了农民向市民转化,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中国的城镇化该怎么走?河南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探索已初具标本意义。正如省委书记卢展工所说,河南探索走这样一条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益实践,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尝试,也是河南这样一个中部省份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