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花园路商圈,把它形容为花园路商业带似乎更为合适。南起紫荆山,北到农业路,而且有继续向北发展的潜力,分布了大商紫荆山百货、正道花园商厦、正道中环、国贸360商业广场、大商新玛特郑州总店和丹尼斯花园店,其间还有苏宁电器、家乐福等商业项目。在短期内,这个商业带以突出的风格和良好的业绩成为商家下一步的抢滩之地。
个性化优势
客单价显示消费实力
“商圈”,也许只有从事商业的人,才会对这个词感兴趣,但它离我们的生活又那么近。纽约的曼哈顿,香港的尖沙咀,也是本土奢华生活的烟火之地,至今还封存着那些名媛、商枭、政界要人的城市往事,即使那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发达的商业也让一个城市有了迷人的魅力。
成为一个高档商圈至少要具备四个特质,一是商圈要有一定的规模,二是要有国际性品牌进驻,三是参与其中的发展商要有代表性,在商业地产领域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成功经验,四就是辐射范围要广。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花园路紫荆山商业带已经做到了。
还有更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丹尼斯花园店店长刘永松说,花园路商圈的消费能力比较强,目前的客单价已经相当于丹尼斯人民店的70%到80%,来店客数也以40%至50%的速度增长。一条马路之隔的新玛特总店一楼的奢侈品已经成为销售占比最大的一部分。比起繁华的二七商圈,这里已经在格调和档次上略胜一筹。2009年,这两家成立不久的新店营业额总数已经达到了12亿以上。正道花园百货相关负责人说,来这个商圈的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也更追捧新品,在意购物环境,基于这个原因,商场更加注重会员的培养。
大商集团郑州地区集团发展总监李华伟说,花园路商圈最容易成为郑州高端消费的第一高地。
掀起2010年的郑州百货市场的品牌之争
商圈需要摆脱“同质化”,除了业态的丰富外,百货商场的品牌多样化也是重要一环。正因为如此,调整品牌,成为花园路商圈今年的重头戏。目前,这两家商场内到处可以看到大大的“OPENING SOON”。
2010年五一之前,新玛特总店的品牌调整即将完毕,这是新玛特总店开业一年以来第一次大型的品牌调整,总经理孙亚杰说,经过一年的经营,发现定位上还是有一些偏差,希望下一步再把商场的档次拔高,招一些知名品牌。品牌档次以成熟型的为主,适合的年龄层次比较宽泛。而且,今年的营销不走去年的路子,不追求大客流,而是提高客单价,培养高端客流。
而丹尼斯花园店也将在五一之前完成一次大型品牌调整,“涉及100多个品牌,有三分之一的品牌都是之前郑州市场上没有过的。”丹尼斯花园店店长刘永松说。据悉,丹尼斯花园店的此次品牌调整,将淘汰掉30个左右的品牌。这样的一个淘汰力度对一个百货商场来说,并不算小。但是作为一个正在迅速上位的新店,强硬的手段似乎又是必不可少的。
卡地亚目前郑州只有两家店,第一家是丹尼斯人民店,第二家就选在了花园路上的正道花园百货。奢侈品对此地的青睐可见一斑。
正是因为良好的商圈底子,对于品牌招商的优势,新商场的品牌调整带动了这个商圈其他百货商场品牌结构的重新调整,将成为2010年郑州百货业品牌结构更新的重要阵地。
商家借力优势明显
商家在节假日大战时,也会打“商圈牌”。餐饮、娱乐、休闲等行业的联合为商圈赢得了更多的忠实“粉丝”。
紫百总经理巩玉梅认为,不管从品牌上还是从经营模式上来说,花园路商圈走的是与周边的其他商圈互补的路子,增加了娱乐比重,各商场个性化定位区分明显。
正是因为商圈个性鲜明,花园路商业带形成以后,原有的老商场,比如紫百、正道花园和中环百货,不但没有被分流客流,销量反而提高不少。去年年底,永乐家电在大商国贸店对面开业,几乎没有经过养店期,而步入健康运营阶段。
夯实高档消费的底子
高档消费的硬伤——交通
大商集团郑州地区集团发展总监李华伟说,交通,是高档消费的硬伤。在被称为“堵王”的花园路上经营百货商场,感受尤其深刻。
店长刘永松家住21世纪社区,每天早晨到花园路农业路口开车至少要40分钟。
新玛特总店去年几次大型营销活动造成花园路长达数小时的拥堵,让有车一族产生消费畏难情绪。
去年,相关部门为解决花园路拥堵问题,实行的花园路农业路交叉口全面禁左,百米内禁停。虽然对交通问题有了缓解,但对位于花园路农业路口的两家百货商场并不算是利好消息。
消费者丁先生形容,每逢上下班高峰,从紫荆山开车去那两家商场,“几乎成了不可能顺利完成的任务”。
李华伟说,商圈车位不够用,车辆排队等停车,直接导致商圈的行车不畅,公交线路扎堆,各种因素汇集,造成道路交通拥堵,仅仅依靠地面交通管制来解决问题看来有难度。
政府部门要从商圈定位着手解决交通困局,因为商圈定位直接决定消费人群,而消费人群也直接决定了交通形势。同时,也要加强交通模式、管理模式等软件方面的配合。花园路商圈还不像二七商圈那样,属于名片式的商圈,要想打开知名度,作为出城要道,拥堵的道路对吸引外地客流是一个制约。
一边扩容一边安抚
对于有车族来说,没有谁愿意在疯狂大采购之后,拖着酸痛的双腿,拎着大包小包一大堆东西挤公交,或是经历伸手半天拦不到一辆出租车的窘境。因此,开车购物还是有车族在周末大采购的首选方式。
停车难现象已经成为影响商场客流量的重要因素。在商业专家看来,停车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顾客对商家的最初和最终印象。停车好比打仗,目前花园路商圈停车位远没有满足购物需求。硬件条件限制,让商家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积极扩容。
丹尼斯花园店的地下停车位约有5000平方米,为了满足节假日客流的增多,一些商场开始“利用”周边停车资源。丹尼斯花园店已经和周围的几家单位协商,周末时可以用他们的停车位,同时,动物园的地下停车场也在建造。
新玛特总店地下两层都可以用来停车。虽然前期已经考虑到了停车位问题,但一旦面对大型促销活动,停车位仍然紧张。总经理孙亚杰说,对于受硬件条件制约,如果无法在短期内大量增加停车位,升级服务也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外地的一些商场会把停车服务升级。一些定位高端的百货商场不仅预留出充足的停车位,而且开始在地下车库里引入专业汽车美容店,车位引导就由原先的保安式改成了礼仪引导,提升车位的利用效率。
李华伟说,和二七商圈老的物业相比,花园路商圈的商家已经尽力,外地的一些商圈曾经尝试政府引导各部门,提倡公共交通,提升消费环境的综合提升,也会减轻停车位缺口带来的压力。毕竟,停车位再扩容赶不上车辆的递增速度。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商业中心附近都基本不允许停车。如伦敦的牛津街、纽约的第五大道等,消费人群都是把车停靠在距离较远的地方,然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而香港的中环一带,除ICC之外,很多购物中心根本不给建停车位,但中环并没有因为缺少停车位而影响商业氛围。
抢滩,考验判断力
密集的人口、城市不断拓展以及高档的消费潜力,让花园路紫荆山商业带的区域价值被越来越认同。未来的这个商圈,有香港新世界、 银泰百货入驻,此外,蓝堡湾还将引进大型商业项目。
除此之外,业内有消息称,对于下一步进驻的选址,一些商家纷纷看中了目前在农业路农科院附近的地段。对于商家抢滩,听听商圈里的商家怎么说。
李华伟:随着土地成本的继续升高,商业将会向高档化发展。因为,只有高附加值的商品才能承受高价租金。但如果这个商圈全部都发展高档商业,那么就会弱化商业的多样性,加剧商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政府应从政策导向性来把握土地成本和商业附加值之间的平衡稳定。
孙亚杰:成功的经营只能借鉴不能复制,花园路商圈消费潜力巨大,但是目前的影响力和实际消费需求还不能像二七商圈那样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商家要入驻的话,一定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如何度过养店期。
刘永松:现有条件限制不适合短期内再引进更多的商家。现在新开商场具有一定局限性,不可能再这么密集地在一起,应该往北再延伸。这里氛围虽然好,但是很多问题都会出来。像二七商圈那样短期内在这么近的距离再度密集多的商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